作者:中國附醫 骨科 陳冠儒 醫師
相關文章:[快訊] 陳冠儒醫師團隊,分享腳踝複雜骨折治療之個案報告,獲 Medicine 刊登!
發表 paper 的壓力,已經從主治醫師擴散到住院醫師。
在繁雜的臨床工作中,如何能有效率的產出 paper,並且也能有動機寫 paper,case report 是最直觀的選擇。但是,曾經有學長跟我說過,一個 case report 有沒有可看性,圖片與圖片說明,很多時候就佔了很大的因素。
然而圖片這種東西,經常會想放得很全面,覺得這張圖很多的點都可以做文章,很多地方都可以或多或少說出點故事。此外,如何設定圖片色彩、大小、解析度調整等,同樣使人兩眼一抹黑。
而在準備投稿的階段,讀著落落長的 author guideline,即使看完,也還是搞不清楚自己的檔案到底合不合乎標準,再加上報告時的圖片被老闆盯得滿頭包。一時情緒上來,難得剛好遇到有個不用上班的星期六,便直接把《圖與圖說工作坊》這堂課給刷下去了。
來上課前,對於如何處理圖片充滿遐想。
聽過別人用 Photoshop,也有人用其他方式,各式各樣的修圖軟體與手法,甚至是如何違規修圖的故事都有聽過。
而對於我這電腦白癡兼美感障礙,看到這堂課宣稱只要 PowerPoint 就能處理,當下就像看到了救生圈!
不只學會觀念與技巧,更得到一本隨時可以複習的秘笈。
課前特別把預計要寫 paper 的圖檔準備好,預期在課程中的實作階段直接把圖片調整好,打算回家後就能完稿送出,沒想到竟然是有個操作手冊,以及圖片調整範本。
系統化、步驟化的處理,讓將來即使遺忘這堂課,只要手冊留著,還是可以一步一步照著做,完成多數期刊都能接受的圖檔,是我覺得在這堂課最大的收穫。
另外,課程中也會指導我們將圖片標示與說明去蕪存菁,清楚明確指出想表達的重點,而一些判定為次要的東西,透過討論,有助於在撰文時有效的略過,不會一直糾結著而卡關。
課前已有準備,課後順利的被 accept。
投出後,除了曾被 reviewer 提示解析度能不能提高之外,其他如圖片標示、相關的圖說的問題都沒有。
即使是事後,也覺得來上這堂課非常值得,課堂上不會有太多光說不練的 lecture,或只是一味展示講者經驗、心路歷程、多辛苦多厲害的豐功偉業,大部分都是真的在看圖、挑圖、作圖,彷彿回到從前大學營隊時,為了某種目標或活動在爆衝的心情。
如果課前已有所準備,課後就有機會順利產出,回家貼貼寫寫,準備後續投稿階段。我在經過幾個月時間,以及一次的 revise,最後總算順利被 accept。
最新活動